让文言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8-14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■薛秀英

  在传统的教学中,有的教师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,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,一段一段地读,一句一句地讲,一字一字地解,台上老师口干舌燥,台下学生昏昏欲睡,效果极差。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,它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民族智慧,闪耀着永恒的艺术魅力,学好文言文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至关重要。那么,如何让文言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呢?

  创设情境,激发兴趣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文言文教学应努力创设情境,激发学生兴趣。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文言文的教学,一方面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、形象性、生动性,较完美地展示文章的艺术魅力;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,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诗文意境,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。如在教授《兰亭集序》一课时,我为学生提供了一段“清流激湍、茂林修竹”的视频图像,并伴以婉约动听的古筝曲,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通读课文。为学生迅速、正确地理解文章作了良好的铺垫。

  文本再现,寓教于乐。文本再现,就是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,通过表演课文的内容,从而达到学习课文的目的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,对于一些故事情节比较强、对话又富个性特征的文章,采用文本再现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,活跃课堂气氛,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,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,可谓一举多得。比如,对于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一课,在正式上课前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故事内容,使课堂活起来。

  设疑启智,开发思维。文言文课堂必须要超越语言障碍,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问题,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,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,从而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,深刻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,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。在教学《鸿门宴》时,我提出一个问题:“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,表现了他的‘妇人之仁’,而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‘君人之度’,对此你有何看法?”一石激起千层浪,学生们畅所欲言,各抒己见,从中我欣喜地看到他们对课文中人物作出的理性思考和评价。

  巧借故事,化繁为简。在教学时,也可以利用文言文中的成语典故,将课文化繁为简,化难为易。例如在教学生《勾践灭吴》时,我从范蠡携西施经商的故事入手导入课文,然后再让学生查找并讲解“卧薪尝胆”、“休养生息”、“轻徭薄赋”等成语故事。当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听完了这些故事之后,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和勾践的性格也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。对于像庄子的《逍遥游》这样比较难懂的文章,还可以由庄子的寓言故事入手,化深奥的道理为有趣的思考和讨论,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,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。

  (作者为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教师